醫療保險,你知幾多?

Posted on

近年来,隨着自然和社会環境的惡化,再加上現代人不規律的飲和作息,工作壓力大,各種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重大疾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加。疾病不僅带來身體上的折磨,還有精神上的痛苦,因爲巨額的醫療費用往往壓的讓人喘不過氣來。爲自己購買一份香港醫療保險,可以避免因爲無法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而得不到適當治療的情況發生,對自己或家人都起著重要的保護功能。

香港醫療保險種類五花八門,不要因為保險業務員對產品的吹捧就隨便購買。投保前要先弄清楚幾點:

1、瞭解投保年齡的限制:各家保險公司對此有不同的規定,一般来说,年齡越小保費越少,所以建議最好早投保。

2、知曉險種的責任範圍:只有責任範圍内保險事故的發生,保險公司才會履行賠償義務。

3、瞭解住院醫療保險的觀望期:觀望期即保險合同生效一段時間後,保險公司才對投保人因疾病發生的醫療費用履付責任。一般规定的觀望期是在從合同生效日起九十天或一百八十天内,如果是在觀望期内產生的醫療費用支出,保險公司是不負賠償責任的。

4、注意免賠條款:對於一些金額較低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一般采用免賠的規定,希望可促使投保人加强對醫療費用的自我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5、病歷要申報清晰:投保人目前的身體狀況及既往病史須如實告知,讓保險公司判斷是否承保或以什麽條件承保。不要隱瞞病史,否則會造成保險合同的失效。

由於市場上有不同類型的保險產品,內容亦愈見複雜,在買醫療保險前要多加注意。

一、團體醫療保險加墊底費醫療保險

一些私人機構會幫員工投保團體醫療保險,但因爲團體醫療保險的保障未必足夠,因此有需要買個人的醫療保險,確保自己的醫療保障不受影響。在選擇個人醫療計劃時,可選擇有墊底費(即費用的一部份需要自行負責)的計劃以減低保費。萬一需要作出索償時,投保人可先向公司的團體醫療保險作出索償,然後有需要時才利用個人的醫療保障。

二、住院費用賠償

生病住院往往會引發很多開支,除了病房和手術費用,還有許多被保險公司歸納爲“雜費”的收費,例如被保人在住院期間內所需的藥品及藥物、心電圖、化驗室檢驗、普通外科用夾板及石膏繃帶、X-光檢查、物理治療等,一般在保險條款有列表明細是否給予賠償。

三、手術前後的費用

做手術前專科醫生的咨詢費、手術後的覆診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要注意所選擇的醫療保險有否包括這些費用。

四、牙科、眼科、產科等費用

有些治療費用不包括在基本醫療保險内,如果想添加其他專科保障,對保障範圍要瞭解,也不要忽略等待期條款。

五、堅持續保

要非常清楚自己購買保險的目的是爲了保障而不是爲了得到賠償。每年保險公司都有參考私家醫院的收費再調整保費表,將保額及保費都作調整。雖然保費持續升高,只有堅持續保,才能有最好的保障。

香港醫療保險爲投保人提供合理的醫療救援服務,以及相應的經濟賠償。為了更健康美好的人生,實在需要及早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